剛光復後的台灣佛教,可以分為日本派(新派)、鼓山派(舊派)、龍華派(俗派)三派,而所謂的龍華派,就是俗稱的齋教。齋教在台灣的發展有三派-龍華、先天、金幢,而這三派對台灣佛教多多少少皆有影響。齋教是由儒、釋、道混合而成,台灣一般俗語稱寺廟為「菜堂」,其實真正的菜堂是指齋教的修行場所。所謂「齋教」,李添春認為:

    台灣之白衣佛教,又稱為齋教,就是在家持齋奉佛之一種團體,不出家,不剃髮,不穿僧衣,以白衣身嚴持佛戒,以持齋而斷絕葷肉故稱為齋教。(轉引自釋見曄,1999:18)


  所謂「鼓山派」是指受中國大陸影響(多源自福建鼓山)的台灣佛教。釋慧嚴研究台灣佛教時,曾針對「台灣佛教的源流主要出自鼓山湧泉寺」此一觀點作過研究,指出「本島的佛教傳自鼓山西禪二叢林」,及「台灣人欲有相當地位僧侶,要赴福州鼓山受戒,取得僧侶的資格。(轉引自釋見曄1999:19)而受具足戒於福建鼓山的台灣僧侶,因為受傳統大陸佛教的影響,至少必須過著茹素、不婚嫁的生活。


  日本佛教隨著日本政府來台,在日本推行皇民化運動時期,佛教亦難逃皇民化命運,不論寺院的設備、僧侶的生活方式,乃至服裝及儀式等大都受到日本佛教的影響,如僧人不茹素、可結婚育子、攜家帶眷營運寺院,而由大陸福建傳來的中國佛教則日趨式微。


  釋東初描述民國三十九年間台灣佛教的現象為:


在家與出家也沒有顯明的界線,出家不需要削髮受戒──指一般齋姑而言,甚至龍華派齋堂允許娶妻吃葷。……捨此,台灣佛教徒缺少一種統一標準的制度。(轉引自釋見曄,1999,20)


由於釋東初在民國三十八、九年間曾到台灣中、南部各地旅遊,對台灣各地佛教情況有所了解,因此提出這些看法,指出台灣僧侶受齋教與日本教的影響,不重視律儀,而說「出家」與「在家」沒有顯明的界線。(釋見曄,1999:17-21)


  民國四十二年大仙寺是台灣光復後首次傳授三壇大戒,在此之前台灣的出家人並未有受戒儀式,除非自行到大陸受戒。由於受戒很困難,因此以前的台灣出家人都只是擺著一個朝著福建鼓山湧泉寺的香案,拜古月和尚,以此儀式表示自己是出家人的身份[8]。在當時台灣真正的佛教僧侶極為少見,大部份都是未削髮的在家人以出家人的身份自居,形成僧不僧、俗不俗的佛教現象。


http://www.nhu.edu.tw/~society/e-j/48/48-02.htm



從巖仔到佛寺:大崗山超峰寺的個案研究


陳玉娟(釋地信)南華大學應用社會系----摘錄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宏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